2022年福州市司法鉴定协会继续教育培训项目(上半年)
栏目: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 2022-01-29 02:01:19


主讲嘉宾介绍:

林建华:博士、福建省委党校、福建省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省直党工委特聘教授,省高校思政课特聘教授,长期从事理论研究与教授工作,特别是跟踪研究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发表了许多学术论文与专著。善于把研究的心得与讲学结合起来,经常在省直机关各单位和全省各地讲学,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郑旭:福建中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锐眼数智配侦中心主任,福建省司法厅电子数据鉴定专家组成员,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人,CISP信息安全认证工程师,从事电子数据侦查、取证与司法鉴定行业8年,在电子数据侦查、司法鉴定与技术培训方面经验丰富,常态化受军委、各省市部队、国安、公安、监察邀请配合办理复杂、疑难案件的技术取证。已带领团队提供超1000起涉网犯罪案件技术取证服务,涉及检材5000余件(手机、硬盘、计算机、服务器、网站、数据库)。曾多次在军委、东部战区、公安部、刑事科学协会等组织的大型技术培训中授课。

 

陆修闽:(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津贴)1954年出生,1977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在农业科研单位连续工作38年,曾任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果树研究所所长,2014年退休,2016年至今在福建智立司法鉴定所从事农业物种鉴定。该同志长期从事农业品种选育与技术推广,对农业生产领域的技术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并积累了丰富经验,发表一级学术论文5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有关生态环境污染论文2篇,其他相关论文20多篇,获农业部三等奖第1名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第2名1项、第41项、三等奖第1名2项、为我国农业技术事业作出突出负献,200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何松国:副教授/副主任法医师。福建警察学院福建警察学院实验中心主任,司法鉴定中心负责人,福建省司法鉴定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检测机构评审员,国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司法鉴定行业评审组)评审员。曾带领司法鉴定团队荣获全国司法鉴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荣获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公安部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祝昌霖:研究生学历,法学教授,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研究员,福建省人民政府立法咨询专家,省委宣传部宪法和法治宣讲团成员;曾任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二级高级法官(副厅级)、生态环境审判庭庭长。

该同志发表了国家法治、生态法学、行政法学等文稿83余万字。他作为专家多次参与省人大、省政府的立法活动,全过程参与了《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福建省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条例》《福建省林权登记条例》等多个地方立法文稿的论证;2008年与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联合承担了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的科研重点课题《设立生态环境审判机构研究》,2010年在全国率先提出推进“生态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改革新思路,受到国家改革委和省里肯定,并于改革开放40周年时,接受专访。组织人员编写《福建生态司法》一书,在第一次全国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会议上受到好评。2018年9月,在厦门国际生态论坛上,作主旨同声翻译发言:《河长制法律内生困境视角下的生态单元体建设》,得到国内人外与会代表认同。2019年2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由其所写的(第13专题即在国家检察官学院授课内容)的《公益诉讼检察实务培训讲义》为国家教材。该同志在生态司法领域作出突出成效。

 

张纪卯:  1962年10月生,现任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福建省国有来舟林业试验场副场长、场长。长期从事森林培育、树种选择、珍稀树种研究及营林生产、珍稀植物园建设等工作,主持国家级或省部级建设项目和科研项目9项,完成科研成果20余项,获科研成果奖6项,参加编写《阔叶树种栽培》著作一部,在《福建林学院学报》等国内核心科技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或组织项目可研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制定、森林资源评估、项目规划设计、林地征占用可研报告编制等60余项。2011年主持或主要完成闽林司法鉴定中心受理的林业物证司法鉴定(森林林地破坏、动植物物种、森林火灾等)500余项,在涉森林环境损害鉴定评估领域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技能,从事森林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工作。

 

李军:现任福建省司法鉴定协会会长,原福州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技术处处长,副主任法医师,长期从事刑事技术工作与管理工作,主持、参与福州市重特大案件上千起,具有丰富的专业工作经验,被福建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刑事技术专家”,立三等功一次。国家实验室评审员。国家级资质认定评审员,省级资质认定主任评审员,教师。

 

江涛:高级实验师,福州寻真科学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原福建警察学院痕迹技术首席专家,从事刑事技术教授及实践长达三十多年,拥有长期一线工作的丰富经验,也是我省知名的交通事故痕迹鉴定专家。

为推进痕迹检验技术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参与鉴定各类疑难案件达4000多起,其中包括保险公司利用交通工具骗保案、寿险财险骗保案,经济合同案,重大交通事故及逃逸案,海事局船舶事故案,医疗纠纷案等。各类案件法庭采信率达100%,出庭辩护成功率达100%。

每年参与福建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举办的干警初、中级资格证书培训,参与保险公司交通事故理勘员培训。                                                                      

参与建设项目:《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之《建立高水平的多功能司法鉴定中心》分项目主要负责人、学术带头人;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物证鉴定实验室》、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警察技术实验中心》项目核心技术成员、分项目负责人。

相关学术成果(论文):中国核心刊物《司法鉴定》中发表的《指纹印章研究》、《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中发表的《对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若干思考》、《福建警察学院学报》中发表的《鉴定机构社会化中的问题及对策》等等。

 

赖力:免疫学硕士、副主任技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CNAS ISO-17025技术专家、省级资质认定评审员;主要从事免疫遗传学、法医物证学、心血管疾病相关标志物等领域研究;担任福建省科技厅心血管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福建省微生物学会理事、福建省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委员、福建省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司法鉴定协会副秘书长、福州市司法鉴定协会副会长等职务;

主持/参与省部级、厅级科研项目八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论文四篇(累计IF=8.698);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三完成者)、福建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一项;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三项。

 

李华:福建警察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福建公安厅专家库人才,公安部刑事技术专业部级教官,福建警察学院现场勘查教学团队带头人,荣获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三次荣立人民警察三等功。福建实鸣司法鉴定中心文书鉴定、痕迹鉴定、声像鉴定核心成员,2015年挂职福州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副支队长,是学院优秀的双师型人才